禾盛景觀?????
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也是我國經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障礙。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的發展,長時期致力于農村、農業和農民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探索,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農村的弱勢地位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足、發展不平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等問題依舊存在。當前,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成為新時期支撐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農業的長期發展不足極大的限制了整體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新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和路徑選擇,也為我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途徑。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高調推進,農村田園綜合體建設進入了快車道。田園綜合體以產業融合發展為主要方向,聚焦農村優勢產業,集中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創新農民參與方式,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式,為優化農村產業機構,統籌城鄉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動力。
作為西部首位、大型都市的成都市周邊農村地區,得益于大都市的龐大休閑消費和較高水平的基礎設施配套,加之當地政府較為有力的政策、資金扶持,各地動作不小、規模龐大的各色田園綜合體競相露面,國家級、省級、市級等身份檔次不同的項目、甚至園區借著政策的“風鼓”和相應的優惠、支持紛紛發力。田園綜合體依托優勢農業產業,積極整合農村地區各類資源,為成都周邊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和統籌城鄉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成都市緊跟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地區全面振興獻力不小。但是成都市田園綜合體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發展思路與發展目標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偏離,導致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和風險,為未來鄉村全面振興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本文立足成都市田園綜合體發展的現狀和脈絡,深入分析成都市田園綜合體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未成都市促進田園綜合體健康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成都市田園綜合體發展的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過度的干預
成都市在田園綜合體發展過程中,在農民土地流傳,原內農戶搬遷、產業運作以及園區管理方面留下了過深的腳印,不尊重農民主體意愿和市場發展規律,過渡的干涉了田園綜合體的發展,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長期依靠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預,在資源整合過程中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背離了市場主導企業化運作的模式。政府為項目落實提供了從土地流轉、配套設施到規劃調整甚至管理服務機構的“到位”扶持,使得田園綜合體的發展帶有太多的市場外部性而缺乏真實的示范性和市場化推廣價值,且一旦未來項目運行不暢、面臨風險時處置將必然帶入政府身影而變得相當復雜。過度的干預和企業長期的依懶性損害了農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得產業發展偏離基本市場規律,不利于田園綜合體的長期穩定發展,也不利于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產業帶動能力較弱
成都市田園綜合體雖然依托農村產業發展的基礎,引進優勢企業在農業產業方面做出一些成就,有相對成熟的研發、種植和加工產業鏈,也在一定區域內具有品牌優勢。但是,農業產業的發展依然不能支撐整個田園綜合體和地區經濟的發展,產業競爭優勢相對較弱,產業項目很難支撐較大規模的田園綜合體發展,很多田園綜合體的發展還存在著產業基地和加工鏈條在外的現象,沒有有效的產業融合機制。各地建設的田園綜合體,幾乎都是基于一定規模的土地流轉,利用所在地的生態、地形、環境,依附于一規模的當地農業支撐,打造一個類似于主體農業(鄉村)公園的“特色”都市鄉村休閑旅游區,內容基本就是民俗、酒店、游園、農事體驗、郊野,也包括一些植入性文化元素如歐洲主題文化等。這樣的化大量田園綜合在主導產業命運并不明朗的情況下重金拼休閑旅游,消費內容大同小異甚至與我市已經規模、數量相當龐大的各類“農家樂”拉不開身段。
(三)喪失農業田園的本質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是基于農村田園生活和農業形態,過度的追求形式化公園式發展的模式,喪失了農業田園的本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來經濟效益,但是同質化和可復制性太強,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原味的田園生活和農業發展形態建立在充分發掘農村文化和特色,借助新載體和新平臺帶動農村發展,增強田園綜合體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成都市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覆蓋的巨大土地(耕地)因其必要的相關建設必然丟失部分空間農業功能,同時所在地農民土地轉走后拿錢離農勢所必然,導致人口逐漸丟失農業功能,加之相當比重田園綜合體缺乏規?;r業支撐直奔休閑旅游而去,農業功能丟失烈度更大。經濟面好、城市(鎮)化勢能大時尚不是問題,可以工業、服務業吸納、化解相關問題,一旦經濟發展整體勢頭逆轉、城市(鎮)化受阻,這些農業功能的丟失將可能引發不小的關聯問題。
(四)農民利益保護力度較弱
成都市田園綜合體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對農民利益保護力度較弱的問題,農民本身由于自身的限制,在經濟活動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參與農業產業發展的方式也主要以勞動力、土地和房屋等生產要素為主,市場地位和市場信息都存在嚴重的不對等。田園綜合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將農民簡單的搬遷,流轉出項目所需要的土地和資源,沒有充分考慮農民的發展,存在很嚴重的地區發展問題。田園綜合體開發建設中對休閑旅游功能的預期較重而不可避免地放進不少的配套建設和場地修葺,這導致未來項目所占大規模土地(相當大比重為耕地)復耕難度大、可行性低,加之我市農村原住民習慣土地流轉后不愿再拿回土地自耕種的強大慣性,這些龐然大物似的田園綜合體一旦運行出問題,加之與整體經濟發展下行的宏觀環境疊加,其調整、糾錯的經濟成本將很高。不尊重農民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地位,農民缺乏長效的利益保障機制,不利于田園綜合體的可持續發展,更不利于地區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五)形式化、運動化、政績化的推進
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快速發展的新載體和新模式,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如火如荼的推進,很容易出現政府依靠行政手段運動化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現象。通過對外招商引資,不尊重市場規律,忽視農民發展的利益,不尊重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采用財政資金漫灌的方式,在一段時間打造政績化的亮點工程。這種運動式的推進嚴重損傷了農村經濟發展各個利益主體,傷害了農民經濟發展的活力。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全面振興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成都市田園綜合體發展對策建議:
(一)堅持市場化運行的發展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必須以市場主導為主,采用企業化的發展模式,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合理控制田園綜合體發展的規模,推動市場信息在農戶和企業之間的充分流動,對農業發展的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進行提前預測,及時處理。通過市場化的發展方式,降低農民承受的風險。優化田園綜合體資金結構,減少政府對田園綜合體發展的干預,尤其是減少政府對田園綜合體運行和管理的干預,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尊重農村經濟發展的訴求,推動田園綜合體的市場化運行,增強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充分尊重農民主體意愿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一定是以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為前提,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將農民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植入田園綜合體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田園綜合體的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就業,集中優化使用農村閑置資源,提升農民資產的價值。在田園綜合體的建設過程中,杜絕出現強制搬遷和行政化主導的土地流轉,忽視農民自身的發展去談鄉村振興和農村經濟發展,在一段時間可以創造一定程度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缺乏長效的保障機制,缺乏支撐農村經濟長期發展的動力。
(三)根植農村優勢產業
將田園綜合體的發展建立在農村優勢產業基礎上,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通過種植業和養殖業向二三產業延伸的方式,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業附加值,為農業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路徑。根植農村優勢產業,通過農村原來的農業生產塑造原味的田園生活,充分發掘地區特色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村綜合發展社區,為旅游業和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為承接逆城市化的資源要素流動營造良好的產業基礎、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
(四)建立農民多元化的參與機制
田園綜合體在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為農民預留充分的發展空間,建立農民采用多元化的資產參與田園綜合體發展過程的機制,鼓勵農民通過土地、資金、房屋、技術等生產要素入股的方式參與田園綜合體的發展,鼓勵支持農民就地就業,提升農民的發展能力和生活質量。通過農民多元參與的方式,將田園綜合體的發展與農民自身利益緊密聯系,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田園意識,構建田園綜合體建設與農民發展高度融合統一的農民經濟發展體系,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五)順應城鄉一體化發展訴求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是新時期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促進城鄉要素充分流動的重要載體,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在很多中心城市都存在交通擁擠、環境污染以及生活質量差等問題,使得城市人口以及各種資源向鄉村流動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但是長期以來農村都缺乏有效的對接窗口和載體。田園綜合體的發展必須切近逆城市化人口的訴求,通過發展大健康產業以及旅游產業,精準對接逆城市化需求,建立從短期到長期的多層次供給體系,致力于優化農村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順應逆城市化潮流,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
文章摘自網絡,著文陳海鵬、詹琳